源潤豐鑄造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74年,為台灣鑄造廠數一數二的領導企業。其在面對疫情期間加速驅動的全球化及數位化挑戰時,在黃總經理的支持下,公司決議於2021年導入進階管理系統及提升原本ERP系統功能,以期逐步完成數位轉型。但卻沒想到在導入數位化系統後的第一年就發現,員工還是習慣原本的作業模式,沒有任何改變。個案中討論到,傳統產業之中小企業導入數位轉型的特性及困難點,藉由數位轉型之個人層面與組織層面之效益聯結架構內容,說明中小企業因為資源與人力較為短缺,為快速導入數位化系統,往往忽略HR應該發揮的角色與責任,與HR應該與時俱進擁有的職能。HR如何做好一個導入數位轉型的策略夥伴、變革推動者和技術倡導者,這也是數位轉型的成功因子之一。
本個案屬於管理層級真實公司田野個案,著作財產權屬於財團法人光華管理策進基金會所有。
PH7 Creative Lab是一間文化創意設計服務公司,其創業過程充滿各種意外與對未來的不確定性,跟多數公司創立的經歷相似,本個案介紹公司從一開始不考慮創業、在求學期間參與創業競賽並意外獲得佳績、開始接案處理客戶、是否設立公司的抉擇、團隊成員變動與最後找有潛力的商業模式為止。在創業的過程中,創業者遇到任何變動與問題之後,接下來要面對的都是未知的未來。為了清楚地分析和解釋創業遇到的各種不確定因素和創業目標的關聯,本個案使用個案研究法,透過半結構式訪談及次級資料蒐集個案公司的相關資料,之後再透過因果論和效果論兩種不同的觀點來討論創業歷程,並以效果論的觀點為主進行討論。因此本個案將有助於學習創業者的思考框架,如何在創業各階段,盤點手邊資源,實踐創業目標。
本個案摘錄自《管理個案評論》第15卷第2期p.51~74,原題目為「PH7 Creative Lab:水到渠成的創業路?」,著作財產權屬於財團法人光華管理策進基金會所有。
本個案聚焦在組弘科技面臨的產線危機,探討公司在面對因管理不良所引致的競爭力下降、效率低迷、以及品質降低等問題時,如何透過領導者的決斷、團隊合作、流程再造,以創新的數位轉型決策,展開一段轉型旅程。本研究以敘事方式深入呈現了面對危機時,公司如何透過數位轉型的各個階段來制定流程優化、數位化,以及數位優化的策略及執行方案。該公司的問題根源來自於物料管理及品質檢查的疏忽,經營者在困境中反思並看見了公司的轉機。該公司投資新的光學檢測機器來提升良率並取得客戶的信任。該項投資也成為組弘近年來能領先同業的主要因素。本個案的數位轉型過程主要透過融合數位組織設計對數位轉型的定義,運用PDCA循環及組織變革理論來規劃並確保數位轉型能成功,並在科學的評估投資效益後,導入光學檢查技術改善生產線流程提升數位化能力,進而提升公司內、外部的滿意度,達到永續經營的目標。
本個案摘錄自《管理個案評論》第15卷第2期p.25~49,原題目為「放大鏡下的危機—數位轉型的抉擇」,著作財產權屬於財團法人光華管理策進基金會所有。
遠通電收,一家專注於電子收費系統的企業,面臨著從傳統ETC服務轉型至涵蓋更廣範圍車經濟服務的挑戰。本個案研究應用「數位轉型商業模式選擇」與「雙軌轉型」架構,探討企業在數位技術衝擊下,如何同時維持核心業務並探索新的成長機會。透過深入分析,我們發現遠通電收需要強化特定核心競爭力,如數據分析、用戶體驗設計,在建構數位生態系統時提供互補者參與誘因,並調整組織結構以促進新舊事業間的協同效應。問題分析揭示,遠通電收的轉型過程不僅是技術上的轉變,更涉及組織文化和管理策略的重塑。管理上的重要發現是,遠通電收必須在維持現有ETC業務穩定的同時,將核心競爭力與資源透過轉移機制,支持新事業的發展。此轉型過程的成功將為遠通電收帶來持續成長的新契機,並可能成為其他傳統企業轉型的典範。本研究認為,組織過去轉型經驗與累積的能力可能促成組織在面對新挑戰時更為積極應對,然而,也需要培養新能力與調整組織運作方式以實現新目標。
本個案摘錄自《管理個案評論》第15卷第2期p.1~23,原題目為「2018年的遠通電收:數位轉型中的挑戰與應對」,著作財產權屬於財團法人光華管理策進基金會所有。
高雄「橋邊鵝肉店」就像一般傳統小吃店,雖然營收屢創新高,但在原有的經營團隊老化、體力漸衰之後萌生退意。然而自法國學成歸國的少東-樂朋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陳良士卻執意接手經營,並決定將該公司主打商品「黃金鵝油醬料」推向國際品牌行列,但如果要進軍國際市場,必須要先建立品牌知名度;而就樂朋目前的公司規模,亦需透過物聯網的推波助瀾方能快速地打響知名度,因此網路整合行銷便是一個很好的行銷策略。2023 年初全球疫情得到疏緩,他開始進行市場調查,尋找最有潛力的國際市場,同時不斷改進產品,以滿足不同文化的口味。另方面陳良士也透過網路行銷做起電商的生意;官網建置不到五年,加入樂朋電商平台的VIP 會員約有7000 人,每人每年平均購買3 次產品,單價大多在1500~3000 元。另外樂朋產品亦在MOMO 及蝦皮等網路進行銷售之外,陳良士也有委託經銷商透過Alibaba 國際站、Amazon Business 等B2B 電商平台之認證,進行其將產品賣到海外的規劃。此外,也嘗試在海內外各地先在賣場租用專櫃販賣食材,了解市場需求也藉此擴大實體通路。本研究目的在透過個案實例讓學生了解企業在行使虛實整合的轉型策略時,以網路整合行銷理論作為基本框架,等於提供了一個既省錢又省力的進軍國際市場的有效通路,可幫助企業有效地營銷其產品或服務。
本個案參與數位發展部數位產業署辦理之「引領中小微型企業數位轉型戰略攻頂計畫」。
本個案闡述海榮國際進行數位轉型計畫的起心動念,以為期五年完成了三階段的數位轉型的過程,也藉此管理國外製造基地,並展現數位轉型的成果。有此成果後,海榮國際考慮數位轉型下一階段的目標和行動方案。
新冠疫情對補教業帶來了巨大挑戰,夢想家流行藝術教育中心因學生無法上課而面臨運營困難。總經理葉嚴在檢視其公司價值後,提出以數位轉型為目標,創立整合線上與線下的學習平台(命名為凡凡教育),並尋求強化其營運模式以滿足各利害關係人的需求。此一想法是否可行,他仍審慎評估中。
海榮國際股份有限公司是擁有研發能力的台資中小企業,董事長具有在高科技公司的專業經驗背景,總公司在台灣,生產製造外包給在中國的代工廠,產品出口至德國的一家大型連鎖零售通路商且是唯一客戶。公司的主力產品是烤爐系列,占營收一半以上,且短期內沒有打算接太多其他產品的訂單。由於代工廠的製造品質與交期影響甚鉅,公司須經常到外包代工廠監督品質和生產,不僅造成每年高額的差旅成本,也常因資訊不對稱導致諸多管理問題。2018年,烤爐系列產品的外包代工廠無預警倒閉,經此風暴,董事長決定自設烤爐工廠,並想趁著新工廠設立之際,建立一套低成本且有效的數位遠距管理模式,以便能從台北更快速有效管理在中國的自家工廠,甚或未來也能藉此管理其他代工廠。董事長有兩方案,一為外購導入ERP,另一則是自行開發建置簡易資訊管理系統,兩方案各有其優點,董事長應如何抉擇?
1.本個案參與數位發展部數位產業署辦理之「引領中小微型企業數位轉型戰略攻頂計畫」。
2. 致謝:本個案係由國立政治大學商學院PERDO 辦公室與光華管理策進基金會合辦之「個案撰寫與教學研習營」(2024 年 8 月 29–30 日) 所完成。非常感謝司徒達賢教授、于卓民教授之帶領討論,也感謝研習營所有參與者的寶貴意見。
本個案主要探討2021年宅配通由於家電物流業績的持續成長,現有家電物流中心倉儲面積業已不足,在董事會的支持下,宅配通承租了一座位於觀音近7,000坪的物流中心。然而由於目前物流中心普遍面臨著人力不足、新人流動率高,進而影響揀貨效率,並可能連帶影響到公司未來營收成長,因此公司營運作業系統必須升級以提升作業品質,因應長期業務增長之需求。
本個案可以藉由宅配通建置智慧倉流管理系統探討企業數位轉型之議題,以達成營運總體目標的思考模式與落實策略。過程中,於投資系統時,不僅須考慮系統折舊與維護成本,還須考慮往後所可能產生之勞務效益節省及材積增加效益。最後,透過淨現值(Net Present Value,簡稱NPV) 之計算,探討資本預算決策。
iCHEF (資廚) 作為「軟體即服務」(SaaS) 的公司成立於2012年,商業模式以選擇為旗下訂閱制會員提供POS系統服務,為因應COVID-19疫情時期餐食業外送平台的崛起,iCHEF順勢開發出免費的點餐網站,協助旗下會員度過三級警戒期間內用歸零的危機。然而,點餐網站的外送訂量的暴增,讓iCHEF意識到點餐網站的維護成本居高不下,導致旗下餐廳會員的線上生意愈好,讓iCHEF陷入營運愈加不利的弔詭現象。職此,iCHEF基於自身商業生態系統及固定月費訂閱制的基礎上,將免費的點餐網站升級為彈性選購的雲端餐廳,希冀減少顧客流失率並創造更多的潛在收益,讓iCHEF更有持續升級POS系統的誘因及設法極大化顧客終身價值。
本個案摘錄自《管理個案評論》第15卷第1期p.79~105,原題目為「iCHEF(資廚) — 雲端餐廳之數位轉型」,著作財產權屬於財團法人光華管理策進基金會所有。
少子化已成為國家安全的重要問題,而托育服務是滿足嬰幼兒照顧需求的首要任務。由於家庭結構的變化,雙薪家庭的增加帶動托嬰服務的需求,也造就本個案。吉米貝爾托嬰中心於2020年成立,隨著中心營運的擴大,經營者開始嘗試使用「電子聯絡簿」來替代傳統紙本的溝通方式,期望提升組織績效和服務品質,卻導致組織成員面臨更多的工作負擔,同時也引發了前所未見的溝通和信任問題。本研究從教育服務業的獨特角度出發,探討採用數位工具輔助的可行性和實踐,首先探討托嬰中心位於生態系統的「微系統」特性和任務,接著以任務—科技配適理論衡量使用的電子聯絡簿是否符合本個案任務,以回應為何電子聯絡簿未能如預期般成為「微系統」和「中介系統」之間良好的溝通媒介,最後,為「托育小產業—溝通大轉型」提供托育服務於親師溝通應用數位化之建議。
本個案摘錄自《管理個案評論》第15卷第1期p.55~77,原題目為「吉米貝爾托嬰中心-以任務科技適配理論探討電子聯絡簿於親師溝通之應用」,著作財產權屬於財團法人光華管理策進基金會所有。
宏遠興業是一家製造機能布料的傳統紡織公司,客戶廣布全球各知名運動品牌。2014 年起,為了優化產線和開發效率,宏遠一方面內部推動數位轉型,另一方面於2016年開始遠赴美國、海地和衣索比亞設廠,以求在地理上更貼近市場需求。然擴廠議題在客戶市場要求且資源有限的情況下,決策過程考量不易:應該先擴充一座廠房,還是趁著營業績效良好一次拓展三座?個案發現該問題可類比為開採策略和探索策略間的權衡。我們建議宏遠可採取間斷式均衡 (punctuated equilibrium),以時間換取空間,建立策略間的循環。另外亦建議傳統紡織業在考量擴張時參考領導人的核心行為模式,以立於不敗。本個案透過質化探討提出可行之投資路徑,並輔以量化方法衡量投資成功可行性,以解決傳統產業在擴張時面對搶占市場份額和穩札穩打之困境。
本個案摘錄自《管理個案評論》第15卷第1期p.27~54,原題目為「宏遠興業邁向工業4.0轉型-全球在地化策略布局」,著作財產權屬於財團法人光華管理策進基金會所有。
本個案探討省大公司進行數位轉型時,各項數位技術投資的效益評估問題。雖然,淨現值法是最常被用來評估投資計畫的方法,但是,導入數位技術存在高度的不確定性,很難估計未來的現金流量及要求報酬率。因此,本研究採用較簡單的成本效益分析,來評估搜索引擎優化 (SEO)及ERP的實施成果。成本效益分析在理論上不如淨現值法嚴謹,對於缺少財務專業人員的中小企業而言,這種方法反而比較具體可行。企業經常同時進行多項內容彼此相互關聯的數位轉型專案,本研究發現應該將各項專案的效益合併評估,而不是單獨計算,比較能真正衡量數位轉型效益。
本個案摘錄自《管理個案評論》第15卷第1期p.1~26,原題目為「省大特殊印刷品公司-數位轉型的挑戰」,著作財產權屬於財團法人光華管理策進基金會所有。
叡揚資訊是一家經常採用軟體即服務(SaaS)商模營運的國內資訊廠商,跟許多採用SaaS商模的資訊服務業者一樣,叡揚也經常遭遇SaaS商模的產品,在財務上難以為繼的窘境。本研究採財務現金流分析,從財務影響出發,探討資服業者採用SaaS商模的可行性及其影響因素。研究對象是叡揚推出的Vital NetZero零碳雲,探討商模對其營運可行性的影響。研究分析發現財務可行性是資服業者決定是否採用SaaS商模的關鍵。而這個決策會受到當時的市場環境、問題的特性以及這家公司所具備條件所影響。資服業者應該要設計出不同的營運支援架構,才能充分發揮該商模的最大價值,進而達成財務的可持續性。本研究的價值在於提供了一個以財務為基礎,協助資服業者進行SaaS商模相關決策的框架。 叡揚資訊為2010年開始積極投入雲端系統開發與軟體即服務(SaaS)商模營運的國內資訊廠商,協助了數千家國內外中小企業進行數位轉型。哪些資訊產品適合採取軟體即服務(SaaS)的商模進行營運而能夠成功獲利,一直是非常困擾公司高階的問題。本個案透過2022年推出Vital NetZero零碳雲的決策經驗,探討資訊公司的管理階層如何透過財務分析相關理論,預測不同營運商模對財務收支可能發生的影響。嘗試以淨零碳排管理系統作為分析對象,探討從是否採行SaaS商模到如何推廣跟行銷Vital NetZero零碳雲所帶來的效益跟威脅,分析不同商模對於資訊廠商自身以及客戶的財務影響,以便做出正確的商模決策。透過個案討論,學生可以學習運用財務觀點分析傳統商模與軟體即服務(SaaS)商模不同營運策略的特性。
本個案摘錄自《資訊管理學報》第31卷第3期p.359~382,原題目為「叡揚資訊Vital NetZero零碳雲:軟體即服務(SaaS)商模的建構」,著作財產權屬於財團法人光華管理策進基金會所有。
績效指標的選擇與績效量測為企業重要的決策問題,尤其是功能部門別的績效,必須與企業整體的績效目標一致。本研究討論趣吧行社股份有限公司,於電子商務網站內導入Google Analytics 4消費者行為追蹤資訊工具之個案,得到可以使用「行銷報酬率」做為數位行銷活動之績效評估指標的結論。行銷報酬率是指計算在行銷活動中投入的行銷成本與銷售的回報,以展示行銷活動為企業或品牌所產生的價值。採用行銷報酬率來做為績效指標,可以避免看似成功的行銷活動,在實際成本效益的部分卻是失敗的結果。本研究於解題分析後發現,採用「行銷報酬率」作為績效指標,相較於公司原本採用的銷售轉換率,更能夠反映公司的財務目標。研究的結果可作為企業在設定行銷活動績效指標時的準則,企業可以透過本個案來瞭解選擇績效指標的做法,以及如何蒐集用以評估行銷績效的必要資料,以作為未來從事行銷活動時進行改善的參考。
本個案摘錄自《資訊管理學報》第31卷第3期p.333~357,原題目為「趣吧旅行社:數位行銷的選擇決策」,著作財產權屬於財團法人光華管理策進基金會所有。